
一個優秀的家庭、一位優秀的父母,并不只是給予孩子物質的饋贈。當父母努力打拼,為孩子準備房子、車子、存款,更應記得,言傳身教,給他們10種生命氣質,這將讓他們的一生獲益。
第一、讓孩子學會傾聽
傾聽是一種美德。有些家長本身比較浮躁,缺乏耐心,聽不進別人的話,包括孩子的訴說,只想表達自己的見解,認為自己最有道理。從自己做起,尊重他人,尊重孩子,多聽聽別人的想法,你會糾正自己某些片面的想法。
第二、養成勤快閱讀的習慣
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,將來很難有持久的發展力。勤,是要有閱讀的習慣,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、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;快,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、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、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。閱讀,首先是對艱深文本的閱讀,也包括對網絡信息的閱讀,還包括對各種身邊真實信息的關注等。
第三、可以和周圍的人溝通
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,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,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。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,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。
第四、良好的寫作能力
除了語言,寫作能力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與溝通方法。在現代社會,無論是工作生活、網絡社交,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。
第五、自己能解決生活問題
現在很多獨生子女,缺少生活的本領:不會煮飯洗衣,不會換燈泡,不會修理家私,這不是高貴的表現,而是缺少獨立的能力。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必須具備的生存能力,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必須具有的基本能力。
第六、養成孩子嚴謹求實的品行
嚴謹的品性是孩子將來與人交往、受人尊重、讓人欣賞的最基本的人品。這是對自己的準則,更是對他人的尊重。尊重事實,信守承諾,言出必行,是每個公民的準則。
第七、懂得彼此尊重,懂得自我批評
“敬人者受人敬”。只有尊重別人,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。只有對自身經常反省,才能體諒他人,為人著想。
第八、有環保的觀念,要留給下一代一個完好的地球
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,在滿足個人舒適生活的同時,我們往往忽略了“環保”的概念。對自然無限制的索取,將是人類未來的災難。讓孩子從小懂得珍惜和愛護自然,也是保護他們的將來。
第九、分享和影響周圍的人
不僅懂得自己學習、自己閱讀,而且會將有益的內容,與周圍的人分享,帶動和影響人們共同學習,這會創造一個積極的小環境,從而去影響更多的人。
第十、與外界友好地接觸
讓孩(hai)子善(shan)于接(jie)受外界世界,善(shan)于接(jie)受嶄新的事物,善(shan)于發(fa)現(xian)和學習新東西并且不斷去接(jie)受它(ta),這在現(xian)代社會是(shi)很(hen)重(zhong)要(yao)的一種能力,也(ye)是(shi)社會進(jin)步的重(zhong)要(yao)表現(xian)。 |